珀迪森水果保鲜剂厂家分享草莓常见病害与采后储存难题
草莓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其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然而,草莓在种植和采后储存过程中面临多种病害问题,这不仅影响了草莓的品质,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此外,采后储存难题也制约了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草莓常见病害
草莓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多种病害侵袭,主要包括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害不仅影响草莓的产量,还会降低果实品质,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其中,灰霉病和白粉病是草莓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
NO.1灰霉病灰霉病是草莓种植过程中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在花期侵入,果实和叶片均可受害。受灰霉病侵害的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病斑,后逐渐扩大并呈褐色,最终导致果实腐烂。叶片受害后,出现褐色病斑,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由于灰霉病的病原菌种类繁多,抗药性强,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目前,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定期喷洒药剂等。
NO.2白粉病白粉病是草莓生长过程中的另一种常见病害。该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果实,受害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白粉病的病原菌会在草莓植株上越冬,春季温度适宜时开始发病。防治白粉病可采取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及时清理病叶等方式,同时可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NO.3炭疽病草莓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托叶、匍匐茎等部位。匍匐茎比叶片受害重,叶片次之。在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初为纺锤形、凹陷,当扩展成为黑褐色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草莓苗整株萎蔫死亡。目前主要通过加大通风力度,降低大棚内的温、湿度,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叶、老叶以及带病残株,进行销毁,以及定期喷药进行防治。
二、草莓采后储存难题
NO.1储存期腐烂草莓是一种鲜食水果,采摘后需要在低温条件下储存以保持品质。然而,在储存过程中,草莓容易受到微生物侵染而发生腐烂变质。腐烂的草莓不仅失去食用价值,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如何延长草莓的储存期并防止腐烂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一般通过控制储存环境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等条件,可以有效延长草莓的储存期并降低腐烂率。此外,选用耐贮藏的品种和采用适当的采后保鲜技术也是解决储存期腐烂问题的重要措施。
NO.2采后失水草莓在采摘后仍在进行呼吸作用,这会导致果实没有水分营养补给的情况下快速失水。失水后的草莓不仅外观变差,而且口感也会变淡,进而影响果实品质和口感。为了减缓失水问题,可以在采摘后进行预处理,如控制温度、保持湿度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包装方式的选择来减少失水。例如,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的包装材料以保持果实的呼吸代谢与湿度平衡。
草莓常见病害与采后储存难题对草莓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了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延长保鲜期并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需要不断加强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改进采后处理和储存保鲜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草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满足市场需求。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